众安康集团ag凯发官网的版权所有@众安康后勤集团有限公司 / /
“上学式”养老,老年大学里不愿毕业的快乐老人-ag凯发官网
浏览量
【摘要】:
“上学式”养老,老年大学里不愿毕业的快乐老人
集团研究所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老头,上学去!”尽管已是仲秋时节,长沙的天气依然很热,但这也阻挡不了93岁的戚殿萱和84岁的老伴儿赵惠君上老年大学的脚步。
随着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的逐年增多,近年来,各地新开办了不少专门供老年人学习、交流的老年大学,让更多离退休老人拥有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更有意思的是,许多学员在学完一个学期后,仍然不愿离开这个精神乐园,年复一年地继续报名学习,学完这科又学那科,成为永不毕业的“留学生”。
老年大学学员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求学故事?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如此钟情于上大学?因资源有限和老学员不愿毕业导致的新学员“上学难”问题,又该如何解决?请看笔者的采访调查。
银潮风景:老年大学里的快乐“留学生”
2018年9月上旬,是各地老年大学秋季开学的日子。笔者在采访中发现,前来报名的白发老人中,多数是老学员。他们往往是完成了一个学年的学习,已经拿到了结业证书,又报名参加下学年的学习。
风景一:老两口18年同桌读书
“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北京。来吧,朋友,伸出你的手/我和你,心连心,永远是一家人。”戚殿萱和赵惠君,并肩站在自家阳台上,深情地演唱着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戚老的声音富有磁性,赵老的声音悦耳动听。这对快乐老人,是湖南老干部大学音乐班的学员。
“我年轻时就爱好文学和音乐,工作之余也写古诗词,唱革命歌曲,但水平都上不了档次。”赵惠君说,她66岁时和年过七旬的老伴儿报名参加了湖南老干部大学诗词和音乐班的学习,进步很快。其间,她还整理出了一本名为《鸿爪集》的32开油印七言诗集,珍藏起来。两年后,学校开设了合唱班,又一起报名参加。
“老伴儿的业余爱好并不多,上老年大学是为了陪伴我。”赵惠君告诉笔者,学校每周上两次课。每次他们都是8点多钟从长沙市迎宾路的省交通厅大院的家里出发,乘坐半个多小时公共汽车到学校,不管刮风还是下雨,从不缺课。放学回家,两人再一起做家务。
几年前,赵惠君还牵头发动单位的退休老姐妹们成立了夕阳红文艺队,每次参加单位和社区的演出,她都要带上老伴儿。就这样,老两口手挽手每周两天时间上老年大学,一天参加文艺队的演出活动。
“上老年大学是我们晚年生活的主要内容。”赵惠君说,老伴儿几年前患有轻度老年痴呆,为了防止他病情加重,在带老伴儿一起上老年大学的同时,她每天还给老伴儿布置作业,叫他练习写字、做算术题,还给他准备了一本备忘录,天天问他家里有哪些人,叫什么名字,多大岁数等,提高他的记忆力。吃完晚饭,两人就来个合唱,赵老弹电子琴,戚老就坐在旁边伴唱。
风景二:常年背着书包上大学
今年78岁的景浩,过去由于长期习惯了忙忙碌碌工作,退休后一下子没事干了,感到很不适应。
老年大学成立后,她和老伴儿林平以健身为主,学武术、舞蹈,还报名学习历史。
由于两人自小就爱好文学,两年后,老两口又报名参加了诗词班。白天,两人同桌在教室里听老师讲授唐诗、宋词;晚上就一起学习写诗填词,相互切磋。
在上学的同时,景浩还加入了老干部书画协会和诗词协会,多次参加协会和学校举办的书画展并获奖,每年还有诗作在《湖南老年诗词》上刊登。有的诗词作品还被收录进《中华经典诗篇·盛世盛典大观》和《中华女诗人词典》。后来,老伴儿因为身体虚弱,没再去学校上课了,但景老还是坚持报名参加了电子琴、音乐、二胡班的学习。
“我爱好广泛,学完一个专业又想学另一个专业。”景老说,她在省老干部大学读书学习,越学越有劲,除特殊情况,从不间断缺课。至今,她在这里连续上了20多个春秋的课。
风景三:八旬娭毑大学一读22年
82岁的苏子愉,满头银发微卷,清瘦的身子显得精神矍铄,思维敏捷。从人民银行退休后,她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身体也一天天毛病增多了。后来她和老伴儿上了湖南老干部大学后,老两口每天一起走路去学校学习,找到了一片新天地。
从小就爱文学的苏子愉,报了老年大学的文学、诗词班,老师教她平仄格律。最开始,因为不会汉语拼音,她总是在每字每句上用笔画上声调,再对照着记住,渐渐的,她懂得了如何欣赏,才发现自己曾写过的那些所谓的诗都只能叫顺口溜。通过学习,她的诗越写越好,有的作品还多次在各类比赛中获奖。
学校开设了保健专业后,苏子愉又报名参加学习。对老师提出的“三分治、七分养”“调整心态、知足常乐”她很认同,也受益匪浅。
为了坐上第一排座位,苏子愉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赶往学校。后来,老伴儿身体适应不了,停学了,苏子愉请了个保姆陪护,她一个人去学校上课。两个月后,老伴儿坚持辞退保姆,还嗔怨苏子愉只顾一个人出去活动,把自己撂在家。苏子愉只好每天一下课就买好菜,打的回家做饭,从来不说辛苦。22年里,她几乎没有缺过课。
湖南老干部大学有关负责人告诉笔者,在他们这里学习10年以上的老同志有800余人,5年以上有3000余人,3年以上5000余人。尽管学校现在开设有30多个专业,每学期有100多个班级,能容纳1万多人学习,但仍然满足不了一些新学员来校报名学习的要求。
笔者了解到,类似情况在湖南其他市(州)、县(区)和全国各地普遍存在。退休人员孜孜不倦上老年大学,成为一种时代风景线。
现象解密:上学是一种精神养老方式
老人们为什么不愿离开老年大学?“现在,上老年大学学习逐渐成了老年人最喜欢的一种精神养老方式。”湖南省老龄委有关负责人说,当代老年人大都衣食无忧,物质生活富足了,精神生活就成了他们追求的目标。此外,老年大学学费低廉、课程设置时尚实用以及子女的大力支持,也促使老年人重新走向大学课堂。
解密一:陶冶情操,锻炼身体
“一个星期要去老年大学上3天课,平时其他社会活动也比较多。”在长沙市岳麓区咸嘉老年公寓的寓所,何美文老人精神矍铄,看得出,今年76岁的她身体状态很不错。
退休之前,何老是一名机关干部。退休后,生活有保障,但精神上感到空虚,整天无所事事。左邻右舍住的都是年轻人,白天上班去了,房门紧闭,连个串门的地方都没有。每天除了到楼下的花园里转转,就不知道做什么了。由于一天比一天烦恼,各种老年疾病也患上了。后来,她带着好奇心走进了区老年大学,开始学习剪纸、书法、国画,而且一学就是12年。
何老说,剪纸动手又动脑,能起到锻炼身体、防止衰老的作用。这些年来,她不但忘记了过去的烦恼,还交了不少朋友,身体也一天比一天好了,各种病痛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去老年大学学知识、交朋友、陶冶情操,已经成为许多老年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全国老龄委的一项调查表明,96%的老年人认为上老年大学对自己的精神世界及身体健康帮助很大。
解密二:课程时尚,学费低廉
在长沙市老干部大学开福区分校,800多名老年学员都可以自由地选择学校开设的电脑、形体舞蹈、手工编织、书法、绘画、京剧等15门课程。老同志把学校当成第二个家,在这里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现在,我们在老年大学里学的已不只是传统的戏剧、书画等‘老一套’,还有烹饪、花卉、养鱼等时尚兴趣班。”一位学员说,像电脑、英语、数码摄影等新鲜“玩意儿”以及瑜伽、交响乐、芭蕾舞等年轻“白领”间的流行元素,也成为他们学习的课程。
专家表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速度加大,人口流动、迁移明显加快,老年人与子女、晚辈共同生活的情况逐年减少,“空巢”家庭不断增多。据全国老龄委最新统计,目前,我国65岁以上的空巢老人有1.7亿,其中一半属于空巢老人。而主要由政府投资创办的老年大学,花费相当低廉(许多课一学期的费用不过百元左右,价格最高的钢琴课才不过200元),这无疑成了老年人精神养老的最佳去处。
解密三:观念改变,子女支持
学工笔画的蔡娭毑,是女儿出钱资助她上老年大学的。“老伴儿去世后,我一直精神不振。后来,女儿带我到宁乡县老干部大学国画班上课,我心情愉快了,还主动和其他同学谈心聊天。”蔡娭毑说,最近她又报了老年大学的电脑班。现在不但会打字,还学会了“上网”,能和班上的老姐妹聊天、视频,“每天过得都很开心”!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子女代替报名和资助上老年大学的老人越来越多,子女愿意让父母到老年大学里感受文化和生活的乐趣。社会学家认为,儿女送父母上老年大学反映出良好的社会发展态势,这表明年轻人开始关注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使他们逐渐从沉重的家务劳动和孤独寂寞中走出来,融入到老年人共同的娱乐和学习圈子里。这是一种传统观念的改变,是时代的发展与进步。
记者观察:退休老人遭遇“上学难”
老年大学的学员不愿毕业,是出于精神养老的需要,当然无可厚非。但老学员不愿走,受场所限制,新学员就进不来,造成老年教育公共资源分配不均。
观察一:资源有限,一桌难求
湖南老干部大学音乐提高班班主任谢虹告诉笔者,每年春秋季开学时,前来学校报名的老人络绎不绝,有些刚刚退休的总是抱怨报不上名。这我们也没办法,进来了的都不愿意走,等到有人不念了,也早被先排队等待的补上了名额,占去了座位。
据长沙市老干部大学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在城区越来越多的老人主动选择学习来养老,老年大学的现有规模已经出现供不应求,只能通过错时间的方式来上课。今年秋季学校报名的第一天,许多老人早早就来到学校门口排队。但学校现在的教学资源十分紧张,现有的教室已经超负荷运转。为了缓解老年人上大学难的情况,学校已经想了很多办法,但还是有很多老人实现不了上学的愿望。
笔者从湖南省委老干部局获悉,湖南137个市、县(区),共有老年大学1112所,在校学员35万人。但全省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却有1245万人。据全国老龄委统计,目前我国老龄人口已达到2.4亿多,而老年大学和老年学校才6万多所,在校学员800多万人。可见,还有很多想上学的老年人被排除在老年大学门外了。
观察二:进不了课堂,很无奈
62岁的陈婉莲站在长沙市蓉园路6号湖南老干部大学门口,带着一脸期待。她家离这里只有半里路,渴望能够就近上学。
“我想去学跳民族舞和电子琴,但去了好几次都没有报上名。工作人员说这里现在只面向省直单位的离退休人员招生,而我是芙蓉区一名普通的企业退休人员。”陈婉莲对笔者说。
陈婉莲现在和刚刚结婚的儿子和媳妇住在一起。每天吃完早饭,儿子儿媳上班去了,老伴儿也出去喝茶,她就在街上随便走走,顺便买些菜回家。之后就无事可做。中午只有她和老伴儿在家吃饭,加上收拾屋里的时间,整个不到一个小时。
每天下午是陈婉莲最难过的时候。她说下午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别家的婆婆都有孙子外孙要去接,可她暂时不用管孙辈。整个下午,她就是不晓得自己做什么事好。有时,她不知不觉就散步到了省老干部大学了,但每次走到这里,只能眼看着别的老人快乐地在学校学习,心里很不是滋味。
观察三:三步棋,破解难题
如何解决老年人“上学难”的问题?有关专家表示,一方面政府要把老年教育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加大资金投入,更多地兴建新的老年大学。另一方面是对现有老年大学进行扩容改造,改善教学条件。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要加大创办老年大学的财政支持力度,将有关经费开支列入财政预算。要利用全日制高等院校的场地和师资力量等资源优势,开办高校老年大学。在争取政府财政投入的同时,要发动社会力量给予赞助。还可以动员社会福利机构比如敬老院、托老所、老年公寓等兴办内部老年大学,解决集中供养的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问题。
随着离退休人员逐步走向社会化管理以及城镇化发展步伐的加快,今后社区居家养老将普及化。因此,在继续办好省、市、县(区)一级老年大学的同时,应把老年大学的发展重点放到街道、乡镇和社区(村),满足社会老人上老年大学的需求。
广泛重视和发展远程教育。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系统不但进入到我国城市的各个社区和每家每户,而且已经扩展到乡镇。今后,在没有老年大学的乡村以及边远地区,只要建立远程教育室,老年人足不出户也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上一篇:
无